[00:03.05]花伞与兰花 朱啸林/韦俊/中央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家大系
[00:13.87]作曲:安徽花灯鼓锣鼓
[00:17.15]编配:朱啸林
[00:20.16]打击乐领奏:朱啸林
[00:24.10]指挥:韦俊
[00:27.17]乐团:中央民族乐团
[00:30.49]专辑:华夏锣鼓演义-传统篇
[00:36.16]制作:中国龙企划组合
[00:39.72]中央民族乐团演奏人员:
[00:42.88]打击乐领奏/朱啸林
[00:45.83]乐团指挥/韦俊
[00:48.23]打击乐伴奏/陈本智 刘博生 赵政杰 刘欣 朱剑平 李忠 赵立成
[01:05.11]笛子/王次恒 薛淳
[01:10.47]笙/朱家明 王琛
[01:15.76]唢吶/李光才
[01:18.22]中唢吶/赵立成
[01:21.78]管子/李宝林
[01:24.18]琵琶/杨靖
[01:26.76]柳琴/张鑫华
[01:29.71]中阮/郁馨
[01:32.42]三弦/程家鹏
[01:34.83]古筝/许菱子
[01:37.85]高胡/鲁建敏
[01:40.92]二胡/张增山
[01:42.95]中胡/何印
[01:45.29]京胡/徐文英
[01:47.82]大提琴/冯燕珠
[01:49.91]贝司/郑齐鸣
[01:52.19]古琴/孙贵生
[01:54.22]扬琴/李忠
[01:57.22]
[02:00.55]花灯鼓是流传于淮河两岸的汉族民间舞蹈,以怀远、凤台最为盛行,并形成风格迥异的两大派。关于花灯鼓的起源说法不一,但至少在明代永历年间就已经很流行了;迄今,每逢春节到元宵节,当地民间大闹花灯会,都要跳花灯鼓。
[02:45.00]花灯鼓中女角色称「兰花」「包头」,男角色称「鼓架子」「挎鼓」。演出中由「伞头」(领舞)带领「鼓架子」及「兰花」数人一起,舞出各种队形,作出各种刚劲矫健的筋斗、翻滚、跌扑等技巧动作。而音乐则由「挎鼓」(腰鼓)指挥,所有乐器随它煞音变点儿,节奏变化与舞蹈演员动作配合紧密,每个动作细节其节奏变化都不同。
[04:05.14]
[04:08.14]制作:中国龙企划组合
花伞与兰花 朱啸林/韦俊/中央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家大系
作曲:安徽花灯鼓锣鼓
编配:朱啸林
打击乐领奏:朱啸林
指挥:韦俊
乐团:中央民族乐团
专辑:华夏锣鼓演义-传统篇
制作:中国龙企划组合
中央民族乐团演奏人员:
打击乐领奏/朱啸林
乐团指挥/韦俊
打击乐伴奏/陈本智 刘博生 赵政杰 刘欣 朱剑平 李忠 赵立成
笛子/王次恒 薛淳
笙/朱家明 王琛
唢吶/李光才
中唢吶/赵立成
管子/李宝林
琵琶/杨靖
柳琴/张鑫华
中阮/郁馨
三弦/程家鹏
古筝/许菱子
高胡/鲁建敏
二胡/张增山
中胡/何印
京胡/徐文英
大提琴/冯燕珠
贝司/郑齐鸣
古琴/孙贵生
扬琴/李忠
花灯鼓是流传于淮河两岸的汉族民间舞蹈,以怀远、凤台最为盛行,并形成风格迥异的两大派。关于花灯鼓的起源说法不一,但至少在明代永历年间就已经很流行了;迄今,每逢春节到元宵节,当地民间大闹花灯会,都要跳花灯鼓。
花灯鼓中女角色称「兰花」「包头」,男角色称「鼓架子」「挎鼓」。演出中由「伞头」(领舞)带领「鼓架子」及「兰花」数人一起,舞出各种队形,作出各种刚劲矫健的筋斗、翻滚、跌扑等技巧动作。而音乐则由「挎鼓」(腰鼓)指挥,所有乐器随它煞音变点儿,节奏变化与舞蹈演员动作配合紧密,每个动作细节其节奏变化都不同。
制作:中国龙企划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