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天

张广天

张广天,1966年7月生于上海,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锋派话剧导演,编剧,吟唱诗人,音乐家,作家。1985年就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时,曾组建“再见”创作组和“太阳同伴”城市民谣演唱组,此为上海最早的民间现代乐队。在“太阳同伴”时期,张广天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并积极参加演艺活动。1

张广天,1966年7月生于上海,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锋派话剧导演,编剧,吟唱诗人,音乐家,作家。1985年就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时,曾组建“再见”创作组和“太阳同伴”城市民谣演唱组,此为上海最早的民间现代乐队。在“太阳同伴”时期,张广天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并积极参加演艺活动。1990年初,移居北京,从事唱片制作和影视戏剧的音乐创作,后转入舞台剧创作实践与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执导《切·格瓦拉》等数部话剧,闻名于知识界。张广天在移居北京后曾为十几张唱片配曲、制作,为多部电影和数百集的电视剧作曲。2012年后研究重心转向文学理论,并出版多部诗歌、学术著作、小说。

个人经历

1966年7月生于上海。85年,曾组建“再见”创作组和“太阳同伴”城市民谣演唱组,此为上海最早的民间现代乐队。在“太阳同伴”时期,张广天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并积极参加演艺活动。90年初,移居北京,从事唱片制作和影视戏剧的音乐创作,为十几张唱片配曲、制作,为多部电影和数百集的电视剧作曲。93年,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为其录制出版了个人专辑。

此后,转入舞台剧创作实践。2000年,张广天导演了《切·格瓦拉》,一炮打红,成为知识界、思想界的风标。2002年其创作并导演的《圣人孔子》再掀高潮,争议颇大。剧中通过孔子在新中国不同时代的形象深刻地讽刺了“新左派”与民族主义的诸多观点,使得该剧在政界、学界、文艺界的争议颇大,在广州、北京等地的演出被非议,遭到文化部点名禁演,但2005年禁令被撤销,由文化部支持译成德语后被邀去奥地利维也纳参加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使中国当代话剧首次影响了世界。张广天2006年导演的新剧《圆明园》通过叙述圆明园的历史谈环境问题。剧场中动用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演出。2007年剧作《红楼梦》强调用梦和醒的关系激活演出。

2009年,应韩国导演协会邀请,赴首尔排演《哈姆雷特危机》,在首尔的Arko剧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当地导演称其为“十年来在韩国最重要的演出”。同年为诗人云中的诗集《野草尖叫蓝靛厂》排演同名戏剧作品,在材料戏剧的探索上迈出极端的一步。该剧被上海国际戏剧节邀请在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同年8月,受欧洲奥丁剧院邀请,去霍尔斯特布罗工作。9月在哥本哈根上演其用英语写作的剧本The Pills By Kierkegaard(基尔凯廓尔药丸),震动了当地的观众,受到丹麦戏剧界和欧洲戏剧界公认的好评,其剧本普遍影响了北欧的当代戏剧活动,被认为是“唯一以极端和前卫的戏剧形式影响了欧洲戏剧进步的中国戏剧大师。”

在创作之外,张广天还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早期包括汉藏音乐体系、工业化时代的民间音乐、现代唱片工业、样板戏、人民戏剧美学,近年渐渐转向文学理论。主要作品有电影原声音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离开雷锋的日子》。戏剧音乐《切·格瓦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恋爱的犀牛》,话剧《切·格瓦拉》、《鲁迅先生》、《红星美女》、《风帝国》等。2005年张广天重新编排三部先前戏剧,命名为“理想主义三部曲”(《左岸》、《切·格瓦拉》、《圣人孔子》)。曾出版自传《我的无产阶级生活》与散文集《人类的当务之急》,2010年后研究方向转移,出版了长篇小说《妹方》,《既生魄》,《南荣家的越》与学术著作《手珠记》,2019年出版叙事长诗《玉孤志》,在学界颇受欢迎。

“我冷漠得很,也复杂得很,但和想占便宜的懒人交往却不得不嬉皮笑脸,为了杀伤敌手有时也笑里藏刀;我纯粹,绝不单纯;我搞阳谋,绝不搞阴谋,尽管预先通知过你了,但你依然按惯例很难推算出我的招数;我天天在变,天天不变,你想依靠收集我过去的情报来论断我,是你致命的错误。”

在自己的新书里,张广天率先摆出了这样一副“我很可怕,别来惹我”的架势,在去年经历了从话剧《切·格瓦拉》、《圣人孔子》到《左岸》“理想主义三部曲”系列的艰难探索之后,“新左派”、“先疯导演”张广天在新的一年,抛出了一本叫做《人类的当务之急》的新书,继续谈他的理想:他算不上什么“新左派”。他一直倾心追求和打拼的,是一条个人主义的理想之路,他追求个人价值的极端比起自由主义们来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关荣誉

2011年第三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亲亲我》

主要作品

唱片

1)《杨柳枝》 (歌曲专辑 2012年 中唱深圳公司 出版发行)

2)《张广天现代歌曲专辑》(1993,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

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电影原声音乐》(1995,ⅥRGIN,FRANCE)

4)《工业化时代的诗与歌》(2000,中国文采音像艺术公司)

影视音乐作品

1)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上海电影制片厂)

2)电影《敌后武工队》(1995,长春电影制片厂)

3)电影《处女作》(1996,导演:王光利)

4)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1996,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青年电影制片厂)

5)电视剧《霜叶红于二月花》(1995,中央电视台,新陆地)

6)电视剧《还乡》(1995,长春电影制片厂,四平电视台)

8)电视剧《春风沉醉的晚上》(1996,新陆地)

9)电视剧《修竹湖的故事》(1996,杭州电视台)

10)儿童电视剧《金色的海螺》(1997,中央电视台)

11)电视剧《梨园生死情》(1997,北京尊荣)

12)电视短剧《地火》(1997,长春电影制片厂,安徽省委宣传部)

13)电视剧《玻璃漫画》(1999,河北电影制片厂)

14)电视剧《风雨澳门》(1999,脉点文化传播公司)

15)纪录片《走近毛泽东》(200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

16)纪录片《故宫》(2005年,中央电视台)

戏剧音乐

1)《爱情蚂蚁》(1997,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

2)《第一弦乐四重奏--为牟森戏剧"倾述"而作》(1997,北京长安大戏院)

3)《坏话一条街》(1998,中央实验话剧团)

4)《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1998,中央实验话剧团)

5)《恋爱的犀牛》(1999,中央实验话剧团)

6)《切·格瓦拉》(2000,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

  • 歌曲
  • 专辑
  •  
    歌名
    专辑
    时长
    发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