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王健 Jian Wang

王健(1968年12月26日-),葡萄牙籍华裔大提琴家。

王健和世界很多顶尖乐团进行过合作,其中包括美国的克林夫兰管弦乐团、费城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德国的柏林爱乐乐团、英国的伦敦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皇家爱乐乐团。法国的国家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国家广播

王健(1968年12月26日-),葡萄牙籍华裔大提琴家。

王健和世界很多顶尖乐团进行过合作,其中包括美国的克林夫兰管弦乐团、费城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德国的柏林爱乐乐团、英国的伦敦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皇家爱乐乐团。法国的国家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国家广播乐团,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瑞典的哥德堡交响乐团、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意大利的斯卡拉歌剧院乐团,罗马圣塞西莉亚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马勒室内乐团和日本NHK交响乐团。在这些音乐会上执棒的大师级指挥家包括阿巴多、萨瓦利什、雅尔维、夏伊、迪图瓦、艾森巴赫,郑明勋和杜达梅尔。

王健录制过很多唱片,最近几张是和悉尼交响乐团,阿什肯纳齐合作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和名为《梦幻曲》(Reverie)的大提琴与吉他小品集。此外他录制过的唱片还包括全套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萨尔茨堡室内乐团合作录制的巴罗克作品辑、和柏林爱乐乐团、克劳迪奥·阿巴多、吉尔·沙汉姆合作录制的勃拉姆斯双重协奏曲、和古本江交响乐团合作由汤沐海指挥的海顿大提琴协奏曲集、和郑明勋、吉尔·沙汉姆与保罗·梅耶合作录制的梅西安的“时间终结四重奏”、以及与皮雷丝、杜梅合作演奏的勃拉姆斯、莫扎特和舒曼室内乐集。王健使用的大提琴由已故林寿荣先生的家人慷慨借予。

现在的王健继续在世界各地演出,但他主要居住在英国伦敦和中国上海。

生平

王健于1968年12月26日出生于西安的一个音乐家庭,四岁开始学习大提琴,父亲王树棠是他的启蒙老师。

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两年后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公演了圣-桑的大提琴协奏曲。

1979年4月,参加录制了斯特恩访华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在斯特恩的鼓励与支持下,王健踏上赴美学习之路。

1981年,与访华的BBC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海顿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1982年,随上海乐团赴美演出,这是王健首次在美国演出。

1985年,进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大提琴家奥尔多·帕瑞索。1987年,经国家选拔,担任中国中央乐团赴美演出的三位青年独奏者之一,在华盛顿的甘道迪演艺中心、匹兹堡、旧金山及洛杉矶与乐团合奏艾尔加的协奏曲;同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威尔厅和以色列耶路撒冷音乐中心举行了独奏音乐会。

1988年,在巴黎为联合国国科文教组织举行筹款演出,演出由电视转播在欧洲播放;同年,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全额奖学金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1991年,出版首张个人专辑《王健专辑》。1992年,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赴欧洲五国巡演;同年,与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马勒青年管弦乐团合作演出。

1993年,参加法国的蒙特利尔音乐节,与小提琴演奏者奥古斯丁·杜梅、钢琴演奏者皮尔斯合作演出。

1995年,签约德意志唱片公司。

演奏风格

王健始终能够跟着自己最自然的音乐感觉走,以此构成演释的主线;同时,王健遵循这样的乐感而行,既不“削足适履”地追逐时风,又不介意在他认为需要时借鉴时风,而非局限于过去的自我。王健的演释,恰恰仿佛没有什么鲜明的特点,相反有某种淡然贯穿其间——没有发掘高度的激情,没有突出舞曲的节奏感,也没有强调典雅与节制的美,而是在一种不多做强化的自然中,打开某个独特的自由境界。

王健含蓄内敛的个性与众不同。他将“自我”形象潜藏在音乐里,巧妙地与作曲家预置的音乐形象重叠化合。他将自己的表情变化,渗透在作品的“核”里,面部五官固守原位,即便激情的段落也不挪移扭曲;肢体形态稳定持重,即便激情的段落也不摇摆晃荡。这没有冲淡音乐中情感饱和的浓度与纯度,也不影响乐思完整地表达。王健演奏的作品,早期青春蓬勃,大开大合大音量大对比,成熟后意象更新,优雅细腻。

王健在德意志唱片公司录制的专辑有: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赛谬尔·巴伯的奏鸣曲、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两首协奏曲、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两首三重奏、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三首三重奏以及梅西安的《时间中止四重奏》。2003年,王健录制了《巴洛克专辑》,在这张专辑中,他不拘泥于巴洛克音乐风格的典雅和精致,而是用浪漫、纯朴、大气的演奏给这些作品注入现代化的气息,使它们重又充满了生命力。2005年,德意志唱片公司推出了王健演奏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6首组曲,自从被大提琴演奏者卡萨尔斯“发掘”出来后,向来是考验大提琴演奏者全方位能力的“试金石”。

王健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精致抒情又不失温暖。他通过合理运用“自由速度”,使得他的巴赫既巍然挺拔又情感丰富。大多数时候,王健以直观而不激进的方式处理这些乐曲,即使音乐表情变化多端,也能够坚持他的音乐原则,那就是朴实、单纯、内敛。在第六首《阿拉曼德》中,王健的诠释把握住了音乐的脉动,如说话般自然,并且挖掘出了作品中细密的乐思与音符间的逻辑性。

  • 歌曲
  • 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