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net and Song

Sonnet and Song

歌手:程璧

发行时间:2020-08-07

发行公司:

程璧2020录音室音乐专辑《Sonnet and Song》

首次谱曲吟唱英文(含英译)经典抒情短诗

Sonnet,意为“抒情短诗”,通常有十四行,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本专辑涉及诗人及作品,包括一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名篇《Sonnet 18 : 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以及数首无固定格律的抒情

程璧2020录音室音乐专辑《Sonnet and Song》

首次谱曲吟唱英文(含英译)经典抒情短诗

Sonnet,意为“抒情短诗”,通常有十四行,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本专辑涉及诗人及作品,包括一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名篇《Sonnet 18 : 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以及数首无固定格律的抒情短诗,包括文学读者早已熟知的华兹华斯《水仙》、狄金森《一朵花-在绽放中-成为自我》《昨日》、雪莱《亲爱的玛丽》、海涅《智慧的星》、罗塞蒂《歌》,以及辛波丝卡《一见钟情》。

在经典诗歌之外,本专辑还收录两首小品。一首是《Good Day Hey Tokyo》,记录2020这个特殊年份的东京隔离生活状态;另一首是经典童谣《Hush Little Baby》。

01 Sonnet 18

02 Bright Star

03 Good Day Hey Tokyo

04 Bloom-is Result-to meet a Flower

05 Hush Little Baby

06 Song

07 Love at First Sight

08 The Daffodils

09 Yesterday

10 Dear Mary

01 Sonnet 18

这⾸诗歌的全称是《Sonnet 18: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中文意为,“我可否将你⽐做⼀个夏⽇”。在莎⼠⽐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四⾏诗中,《Sonnet 18》几乎最为人知晓,也多有作曲家谱曲。莎士比亚⼗四⾏诗写在1590-1598⽂艺复兴时间,共计154⾸,在世界诗歌史占据重要席位。莎⼠⽐亚创作此首,⼀扫当时英国诗歌矫揉空虚的风⽓,⼒求美而活泼,全诗格律严谨、寓意深刻。“一切美好事物总会消亡,或因偶然或因自然而然;只要人可呼吸,眼睛可见,这行诗就会让你生命重现。”

02 Bright Star

《Bright Star》(英译)来⾃德国诗⼈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诗中海涅写到:“星星最智慧,它们坚定地远远地避开我们人类 / the stars are bright,they hold true our earth distance”。海涅擅⻓⽤讽刺漫画般的笔法、故事戏剧感来制造情绪,以表达他⼼中⾼冷浪漫与对世间的反思。他的诗作也⼀直是欧洲作曲家的热选。本曲旋律试图与海涅⼀起“画出星空”,共情他如何在德国波恩(Bonn)的莱茵河畔下眺望星空、构思笔触,反思何为“最智慧的存在”。

03 Good Day Hey Tokyo

一首有关隔离期的东京⽣活的歌。沉重又要乐观,2020是一个艰难的年份。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与方式。长期居家带来莫名的焦虑,而在这样情绪下,这首歌试图用一种明快的旋律来打破这份沮丧。“我想用旋律,唱一些更新鲜的事物。我想翩翩起舞,我想明日出门散心”——这样的内心话语嵌在跳动的节奏里。早安,晚安,等待生活重启。

04 Bloom - is Result - to meet a Flower

狄⾦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九世纪中后期美国著名的隐逸诗⼈,她⽣活在僻静的阿默斯特⼩镇,写诗并打理花草,终生未婚,与外界只有书信诗歌来往。在她有限的⽣命中,花是她的代名词。她甚⾄认为她种下的花就等同于她的诗,因为在那个年代⼈们习惯借花(posy)和诗(poesy)的谐⾳做⽂章。不仅如此,狄⾦森诗歌中的花也隐喻了⼥性的内在精神,⽤花朵表现⼥性的⾃我。这种表述正如诗歌⾸句:Bloom-is Result-to meet a flower,⼀朵花 - 在绽放中 - 成为⾃我。

05 Hush Little Baby

一首经典童谣,也是儿时最温柔的摇篮曲。

06 Song

罗塞蒂(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1830-1894),1830年出生于伦敦,伍尔夫曾盛赞她为英国第一女诗人。父亲是流亡的意大利诗人,家庭充满文学与艺术氛围。她的诗歌感情真挚,言辞简练,用诗行来折射现实,描写生命、爱情和死亡。她的这首诗《Song》,恰如一首墓志铭一般,而其实创作于诗人青春期,却也正值患病时期。字里行间可以读到一份对存在的思考与对死亡的凝视:“当我死后,亲爱的,不要为我唱悲伤的歌谣。如果你愿意,就想起我;如果你愿意,就忘记我。”

07 Love at First Sight

波兰⼥诗⼈维斯瓦娃·⾟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的这首经典诗歌《Love at First Sight》(英译),描写的一见钟情像一部东欧⽂艺电影,奇幻、蒙太奇、⿊⽩⾊系,剧情⽤长镜头表达。故而编曲上从⼿铃、⽊吉他跳转摇滚,突如其来的旋律起伏演绎一曲“⾟波斯卡”式的波兰风情。⾟波丝卡在每⼀本诗集中尝试新技法,擅长从⽇常⽣活汲取灵感,以小见大,深刻隐喻,举重若轻,机智幽默。这首诗也是台湾漫画家几米《向左右,向右走》的灵感来源。

08 The Daffodils

应该没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更浪漫的英国诗⼈了,他擅长写⼤⾃然、农村⽣活,身体⼒⾏远离城市,被称为“湖畔派”诗⼈,是⽂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之⼀。他曾留下那句人生宣言:“朴素⽣活,⾼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华兹华斯从法国归来,⼼⾥充满了对法式⾃由的失落,但见到⼀⼤⽚湖中⽔仙,他忧郁孤独的心绪得到化解,⽓氛也顿时欢快了起来。植物与⾃然永远能给他平和与安慰,《The Daffodils》(中文译:咏水仙)也是华兹华斯最著名的代表作之⼀。

09 Yesterday

本专辑中女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的另一首经典短诗《Yesterday》(中文译:昨日)。昨日是什么,昨日是历史,是哲学,是谜团。那今日又是什么。诗人形而上的思考中,也忽然发现这样思考是徒劳,“当我们思索时,两者已飞远”。确实就在思考的当下时间已如河水在汩汩流走。昨日与今日,就如上一秒和下一秒,令人措手不及,令人玩味。联想到陶渊明那句,“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而恰好狄金森与陶渊明,二位同样都是归隐派田园诗人,在诗句中吟唱出了东西方人性深处的共通之处。

10 Dear Mary

一首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的经典爱情诗《Dear Mary》(中文译:给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而他的爱人玛丽同样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科幻女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雪莱反对一切传统束缚与腐朽的东西,反对传统婚姻制度,主张相爱时男女之间的自由契约,出发点是尊重双方的自由意志。这也令人联想到百年后的另外一对法国自由伴侣,萨特与波伏娃。然而,主张恋爱自由的玛丽父亲却并不接受两人不顾世俗的相爱,他们三个孩子夭折,以及雪莱在一次远航中溺水身亡,年仅三十岁,而幼子仅三岁。玛丽自食其力,笔耕不辍,并为雪莱整理遗作,令世人得见雪莱那首五百多行的未完成长诗《生之凯旋》。

专辑歌曲10首歌
  •  
    歌名
    歌手
    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