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云南 傈僳族民间歌曲乐曲集
歌手:瑞鸣音乐
发行时间:2020-09-25
发行公司:瑞鸣音乐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云南音乐缘起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我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得到了经济发展、科技、便捷带来的福利,也失去了那些极其珍贵的原本不该失去的,比如母语,比如传统文化、传统音乐。那些妈妈教给我们的,奶奶、外婆教给我们的母语,以及一首首世代相传的古老的歌谣。
这些歌谣和母语有着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云南音乐缘起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我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得到了经济发展、科技、便捷带来的福利,也失去了那些极其珍贵的原本不该失去的,比如母语,比如传统文化、传统音乐。那些妈妈教给我们的,奶奶、外婆教给我们的母语,以及一首首世代相传的古老的歌谣。
这些歌谣和母语有着家族的民族的深刻记忆,曾世世代代相传,直到传到我们手里。被时代遗忘,被我们遗弃,冷漠的任其消失,以过时没有流量的名义淘汰,无论曾经历百年、千年,多少风雨,即将遗失在我们手里。
我们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民族到底是贡献还是犯下过错,有多少遗憾缺失?需要从行动中解答。我想,从我做起,以一个普通音乐人的力量,以每个人的力量,将会汇集成河流,流入大海,让这些古老的语言和歌谣得以传承,直到生生不息!
音乐制作人叶云川
2020年8月16日
《中国音乐地图》
用音乐找回民族的记忆,从母语中寻找生命缘起。
音乐,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母语,它先于语言而生,它来自流淌、涌动在血脉里的脉搏和节拍,喉管与胸腔的摩擦震动,来自远古情难自抑的第一声呼喝与拍击,始终暗合着在天地自然间流转、激荡的大音希声。一个民族可能没有文字,但绝不会没有音乐,而它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与风貌的最忠实的记载与反应,如一条鲜活血脉,源源不断流淌着一个民族扎根所在的那片土地的养分、和难以言状的印记。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失落了太多的记忆,然而从未有哪个时代,我们遗失得像今天这样迅速和难以挽回。可是当那些被一代代传唱、甚至历经千百年不衰的乐曲歌谣响起,一应模糊难辨、遥远难追的习俗传统、风土人情、文化面孔乃至自然风貌,便被重新唤醒,变得鲜活而清晰。这些歌谣,在今天面临岌岌可危的失传境况。因而瑞鸣对这些音乐进行采风式的收集、整理,录制,以世界级制作理念和水准,深入当地民族文化之中,广泛采撷、拾取那些最原汁原味、也最弥足珍贵的声音,来唤起亲切的民族记忆,并藉由音乐重连那与自然、与生命的脐带。
一种音乐地理的表达探索
地图所对标的风貌,旋律所触达的基石
对于中国音乐来说,五千年文化,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五十六个民族,数百种民族乐器,近千种戏曲剧种,构成了它太过庞大而复杂难测的面孔,想要领略中国音乐的全貌,或找寻进入这个庞大音乐体系的门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经历16年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融合探索后,瑞鸣尝试进行一种系统性的整理和表达,令本土也令国际上的每个人,能在地图索引中,畅游中国音乐时空,藉由一首首乐曲,叩启地域风情,并被音乐引领着,溯洄于久远的历史河床,更容易也更立体地感受这浩瀚又神秘的音乐世界。
源于梦想和执着。2019年,瑞鸣团队在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的带领下,在录音大师李大康老师的指导下,走过全国十余省,在当地寻找到音乐厅、剧院等场地,运用世界级录音设备,以极高采样频率,录制下每个民间音乐人细微情感、呼吸和演奏演唱时的心跳,每一次瞬间的感动。本次实地录制历时近90天,参与采录的民间音乐人约580人,参与录制的演奏者中,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诸如罗凤学、张顺英、边巴扎西等,亦有常年巡回世界演出的民乐艺术家赵家珍、郭雅志等。涵盖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等近40个民族,精心录制音乐1038首,涉猎西安鼓乐、江南丝竹、智化寺京音乐等百余流派的精选民族音乐曲目,包含传统音乐名曲诸如《昭君出塞》、《出水莲》、《高山流水》等曲目,也有如《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阿诗玛》等少数民族音乐史诗。体裁涉及少数民族山歌、牧歌、渔歌、劳动号子、宫廷音乐、戏曲、说唱、器乐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使用传统乐器多达213种,采集文字资料近30万字。
大者见大,微者见微
瑞鸣音乐17年历程,在一步一个脚印的采风中重绘华夏音乐版图。这既是一桩很宏观的事,承载的不止是广袤的土地,波澜壮阔的民族记忆,大开大阖的历史时空,乃至风姿百态的不尽河山……然而它同时又非常幽微和细密,音乐能带领我们抵达多么细节而层次丰富的体验?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自然物宜,一个民族的性情、风俗、和古老的信仰传说,一个个体的情感、故事与生活场景……它们都在音乐中自然流淌,对有心人娓娓诉说着。
而对于这个音乐项目本身而言,它同样是当下又是历史的,是宏大又是细微的。我们用最现代世界前沿的技术手段,保存最传统和原生的民族音乐,尽可能追求极致的艺术和每一处细节上的考究,来完成一件宏大而规模化的事情,并令它具备一个国际性的视野和传播效力。
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是享誉国际的著名音乐品牌瑞鸣音乐创始人,所制作的音乐曾获得国内外180余个奖项,录音指导李大康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一级录音师、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除李大康老师外,参与录制的录音师近二十人,包括鹿楠楠、曹勐、杨震、张正地、陶煦等录音师。为更好的传播民族文化,项目全程以4k影像录制而成,视频素材总时长约17500分钟,拍摄图片2万余张,充分展现各民族音乐人个性特征、乐器的历史沧桑变化,以及音乐人录制过程中,自由交流表达、传统敬业的精神。并将制成1000条与录音对应的音乐视频、100个微纪录片,以及符合民族气质的高品质数字音乐、唱片及书籍,传播到世界。
以当代国际级制作水准,记录最传统的音乐中国
2020年,瑞鸣将以音乐、影像、图文结合的方式,精心制作、保存及国际化推广,建立起系统而立体的,兼具宏观与细微的中国音乐地图系列作品。向世界提供认识、感受中国音乐独特魅力的索引指南,也为民族留存一份满载着记忆和故事的珍贵语本,提供了解、理解传统中国的音乐系统,为后世留下可供无限浏览的民族深刻记录。
而反复求精求纯的锻造,细节品质的推敲琢磨,最终也是最初,它以一套音乐艺术品的面貌呈现,我们做着一件有温度的事情,诞育一个有灵魂的生命,传递那能经久流传的音乐、那母语的最初面目和本自具有的力量,以此来回应我们发起这件事的初衷:用音乐找回民族的记忆,从母语中找寻生命的缘起。
踏虹彩云南境,聆万物有情有声
——听见云南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大河大川急泻千里,一气奔腾过横断山脉的十万大山,云岭山脉与元江河谷将这片彩云南境的神秘土地,分为地势迥然的东西区域,而北境与西藏交界处,梅里雪山巍峨绵延,耸峙入云,海拔高达6740米,到南部与越南接壤的元江出境口,包裹在原始密林中,海拔仅76.4米。纵横破碎的高山深谷间,散落着坝子与湖泊。它或许是中国最复杂多样的一片土地,也是无数人心中的云深秘境,世外桃源,是地平线处日月在心头停泊的家园。石林、土林、红土地、冰碛湖、梯田……幽兰与杜鹃怒放在横断山区的大山深处,大象、金丝猴、长臂猿和无数珍禽异兽徘徊在西山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凤尾竹掩映的竹楼畔,孔雀悠然踱步,而风花雪月的苍山洱海下,有万只彩蝶在泉畔翩跹……
这里的文化景观、民族风情的复杂、美丽乃至野性,毫不逊于它的自然生态,56个民族中的25个世居于此,各色原始信仰与世界四大宗教的信徒在此共生共存。三千年来,一个个古老民族从四方迁徙而来,与原住于此的部族交汇,井然有序地形成各自的聚居地,一个个古国如一颗颗明珠,在此兴盛又湮灭——无数传说中引入向往的古南诏国,于金庸笔下被屡屡提及的大理王国,曾与楼兰、夜郎齐名的神秘古国之一的古滇王国,作为百越一支的句町古国,传说中滇越乘象之国的勐卯古国,以及哀牢古国、自杞国、果占璧王国……好像这片土地的文明,如它的气候与地貌一般,自由、多变,难以归约在一个简明统一的脉络之下。然而,无论怎么风情殊异,这里的人们都有着同样的开放与友睦,当音乐响起,酒杯满上,或节日到来,人们都能绕着火塘或在村畔林间,手拉手围成大大的圆圈,对歌跳笙,仿若一家,亲密无间。
山水相连,心手相牵
不熄的火塘,不休的歌舞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言,唱歌跳舞,就像吃饭喝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情。狩猎时,截一根木管吹奏,彼此呼唤就是一段调式,赶羊放牛时,摘一片树叶,在云天下悠然吹起,就能在呼唤牛羊回家,细小的竹片拉出簧牙,其声如蝉鸣,就是他们的口弦……在他们眼里,万物有情有灵,月琴会说话,口弦会唱歌,好像他们采撷自然中的各色声音,化成自己的音乐,在每个当下,自由流淌出最能抒情表意的心曲,与山谷、与树声、与阳光和月色、与鸟啼与虫鸣相应和与交织,他们藉由这歌舞,与自然万物共叙,与心上人传情。眼前的一应情景,心上的一应情绪,生活中的一应事物,没有什么不能入歌入乐,因而他们的歌曲包罗万象,涵盖着也一代代传递着他们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和生活图景的全部内容,因而他们有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祭祀时,过节时,婚丧时,劳动时,赶集时,待客时,聚会时,休闲时,恋爱时……各个村寨间,芦笙一响起便有不分老少的跳笙舞蹈,月亮升起时,林间有口弦、木叶与芦笙相应和的幽会情歌,青棚里有情浓的对唱和新嫁娘的哭别,红土地上有彻夜的酣然跳月,而火塘边的歌中,满载着祖先的记忆与古老的传说……同时,这里的每个民族,乃至民族不同的支系,就像有着自己的聚居地、信仰传说、节日习俗、建筑服饰和饮食习惯一般,也有着自己青睐而独树一帜的特色乐器、音乐调式、和歌舞传统。
在这片彩云南境,一座座蓊郁的山头好像永远有祥云环绕,永远有彩羽的群鸟盘旋飞过,落下一串串清越啁啭的啼鸣,而田头林间永远有歌乐声,这里的山川、云水、林木、鸟虫、各民族的人,好像汇成一首不息的盘绕的歌,一如最经典、流传最为广泛的跳笙舞,如山水相连般心手相牵,衔成没有尽头的圆,在生命慷慨的热力与充满希望的肯定中,不竭地跳着、舞着,踏着强劲而明快的欢畅节拍,团团联结,转着圈跳过酷暑与寒冬,穿过黄昏和黎明。、
欢迎大家随着音乐,来到彩云之南。
曲目介绍:
山上独木树 Single Tree on the Hill
民间歌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演唱:黎世镇,杞义兰
同样源于古氐羌族的傈僳族,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与迁徙,定居在了这片西南大地,他们自称“傈僳”,“傈”具有高贵的意思。对于这个古老民族,“盐,可以一天不吃,歌,不能一天不唱”,他们的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这首《山中独木树》属“摆时”,是他们的抒情性歌腔,每四句为一小段,或男女对唱,或集体对唱,也可自娱独唱。集体对唱时,数人或数十人手挽手围成圈,一边唱一边摆动着身体,缓缓移动。他们在丰收时唱,在婚假时唱,也在节庆时唱,而爱情总是摆时的主题。如这首歌中,带着强烈抒情性的悠长歌调,如风穿过叶单树独的垭口孤木,一应一和的对唱像两个隔着山长水远相望却又目不可及的人,然后在歌声中一步步接近,怀揣着漫长岁月里等待的孤单与对一朝聚首再不分离的最终期许。
苦尽甜来 Sweet Comes and Bitter Goes
民间歌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演唱:张顺英
生活中,傈僳人习惯信口而歌,即景而唱,以歌代言,以歌代答,甚至连诉讼时候都以歌陈情。于是,当老人坐在火塘边,一边饮酒,一边与客人、亲朋、儿孙忆起过去的故事,旧时的苦难与悲伤,自然也以歌追述。这首忆苦思甜、朴素歌颂着对今日生活的满足与感激的生活歌,犹带着傈僳族“木刮”古歌的特点,歌腔中夹着犹如山羊叫声一般的音调,朴实,苍凉,不加修饰的年长女声亢亮中带着些许粗粝的质感,跌宕的歌调在高低跨度中自由跳跃而后下行,令情绪愈显饱满而深沉。
傈僳族酒歌 欢聚一堂 Drinking Song of the Lisu Ethnic Group . Gather Together
民间歌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演唱:张顺英
歌词大意:
来来团拢来,兄弟姐妹团拢来,大家喝杯同心酒。
来来蹀脚来,男女老少蹀脚来,吹笙师傅敬杯酒。
来来喝酒来,亲戚朋友喝酒来,喝杯傈僳暖心酒。
定居在罗婺大地上的禄劝傈僳族人,每逢节日喜庆之时,歌乐响起,人们就会聚集过来,团团围起,饮酒,跳蹀脚舞,伴随着竹笛与芦笙的乐音,在朦胧醉意中酣歌狂舞,踏足跺脚,激烈时有撼地之势,尘土飞扬。傈僳人好客,好饮。他们的酒俗也热烈而直接,主人取一竹筒盛新酿的米酒,与客人一同贴面共饮,叫“同心酒”,或称“贴面酒”,不避男女之嫌,同饮时候,不得有酒流溢滴落,否则得重新饮过。这首酒歌,便是节庆集会之际,热情地呼唤着,所有的人们啊,大家都团拢过来吧,跳蹀脚舞啊,来喝同心酒啊,那质朴动人的乡俗,热情激昂的情景在歌声中,已跃然眼前,而歌曲最后的衬字,犹如气氛燃点处,满杯相碰的庆祝。
想亲娘 思亲调 Missing My Mother . Missing Parents Tune
民间歌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禄劝
演唱:杞义兰、杞义美
在傈僳族人中,只要有喜庆集会,就会有集体性的“摆时”对唱,这种抒情性极强的传统歌种,以四句为节,围拢摇摆而歌,依内容被分为“朵我”、“辖我”两类,“朵我”往往是叙事长诗,“辖我”则是自由地即兴编唱,有爱情,有时事,也有生活情景,这首唱着对双亲的思念的绵长咏叹,便是“辖我”,歌段的旋律如歌词一般,循环往复,环环相扣,优美朴素一如南北朝的乐府歌辞,带着一种原始性的古朴与纯真,回环的歌声一如唱歌时,围成圈挽手摆荡的姿态,也如在心头绵延盘桓着的深切情感,一重重递进着。
今天日子好 Good Day Today
民间歌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禄劝
演唱:黎世镇
那样的情景,无论是否曾亲身经历过,我们每个人暗中都曾想象或怀念过吧,围坐在火塘边,柴炭噼啪作响,旺烧的火苗摇晃着,映红了每个人的脸膛,又将人们和乐融融的影子不分彼此地映在木楞屋墙上,火焰的温暖让人神经松弛下来,又点燃了内心团结与分享的热情,串门的客人说古谈今,族里的长辈们饮着酒,兴致起了,伴随着起调的数声呼喝,仰头唱了起来,所有的人沉默下来,谛听,歌调苍凉、悠远、深长,注入每个人的心底,在静谧的夜里传出去很远很远。在傈僳人的日常尤其节日时刻,除了热烈的舞步、年轻人的情歌外,还有这火塘边,长辈们不绝地吟唱对调,从神话史诗、生产劳动到恋爱婚姻,无所不包,歌声甚至可以数日不绝。
这首《今天日子好》便是傈僳人在喜庆聚会时,围坐火塘边唱得民歌,它显得更为即兴,看着眼前的情境,直抒心中的喜悦,带着一种长者的包容与呼唤,很难分辨是先有那和睦团结的景象再有的这歌声,还是因为这歌俗的长久存在,人们总会被召唤着从四面八方回来,就好像那歌声一如火塘,火种不熄,将人们聚拢过来。
农忙也要把舞跳 马仕提 Dancing During Busy Farming Season . “Ma Shi Ti”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小葫芦笙:郎金付
每逢节日庆典、红白喜事等,傈僳族人都会围拢过来“打跳”,伴随着那欢畅舞蹈的,几乎必定有着小葫芦笙的曲调。五根长短不一的竹管组合在一只单瓢葫芦上,每管两音,吹奏起来两个声部相互应答呼喝,也像舞蹈,一个是回环的旋律,欢快而流畅,另一个常常是五度或八度的和音,伴随着它,又为其点出如顿足般稳健而纷呈的节拍……小葫芦笙是傈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头好,或独奏自娱,或为舞蹈伴奏,传说他们的小葫芦笙曾有“七十二调”,经口传心记,流传在人们当中,囊括了他们生活中的一切情境,在任何场合、时候都有相应的曲调来表意抒情,来踏足而舞。
如这首“马仕提”,“马仕提”在傈僳语中是农忙之意,它所伴奏的便也是傈僳人的生产生活舞,小葫芦笙的曲调生气勃勃,音乐小节紧凑、回环而穿梭如织,像忙碌而又有序的农忙场景,而这农忙,人们仿佛全然不以为苦,那音乐热闹明快而朴素,好像他们的劳动本身就是舞蹈,他们的一切活动都织就在歌舞之中,那举止利落矫捷,脸上永远挂着对生活充满喜悦与希望的明亮笑容,正如这首歌的主题本身——农忙也要把舞跳。
知了知我心 布织麦调 Cicada knows my Heart . “Bu Zhi Mai Diao”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响蔑(口弦):张顺英
高高山上的傈僳寨啊,
山青水又绿。
姑娘我放牧去山上,
六月天气晒又热。
树上蝉鸣声声,
我用口弦伴蝉鸣,
知了(民间对蝉的称呼)知了知我心。
细小的竹片与簧牙构成的精巧乐器,他们叫它响蔑,或者口弦,唇间轻吹,手指细拨,傈僳族的姑娘们用它代替自己吐诉心声,“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那说的话、唱的歌总关情,就像这首听来古朴、简单的蝉鸣曲里,夏日山间放牧的姑娘,山林笼在蝉噪声中,拉得长长的蝉声如白日一般长得令人恍惚,她听着蝉鸣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上织成一片,取出口弦来和:我就像一只蝉,在这里,在这座山、这颗树下,你会听到我吗?我的口弦隐在蝉声里,又因这蝉噪声被带出去很远,你会找到我吗?
阿老表等等我 Wait for me, Cousin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响蔑(口弦):张顺英
青棚柱子竖九根,横梁要榙十九棵。
三亲六戚一起去,阿哥老表等等我。
老表芦笙吹得好,阿妹口弦弹友情。
四方八面亲友来,天下傈僳一家人。
每逢嫁娶,傈僳人会用松柏枝叶搭起青棚,“物类有灵便昌盛”,他们相信,神明会降于棚中,祝福新人并带来长青的庇佑,这首婚时古调中,响蔑声声,高低错落,灵动而轻盈,其音色明明简洁而朴素,却仿佛搭建起一个时空,引人望进那青棚中,看那棚门披红挂彩,其间柱梁叠架,小小天地里,宾朋满座,众人往来穿梭,彼此谈笑应答,吹竹笙弹口弦,跳脚祝酒,对唱婚嫁的曲调,而松柏枝叶青青,洒下荫凉,如灵明无声的庇佑。
傈僳古调 The ancient tune of Lisu Nationality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怒江、福贡
笛哩吐:鲁木阿德
傈僳族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同样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与迁徙后,定居在了云南这片大地,他们自称“傈僳”,“傈”具有高贵的意思。对于这个古老民族,“盐,可以一天不吃,歌,不能一天不唱”,他们习惯信口而歌,以歌代言,也有着丰富的民族特有的传统民间乐器。比如这笛哩吐,笛哩吐是傈僳叫法,译作汉语就是小竖笛,笛身细而短小,穿凿着五个音孔,音域不广,但灵动而柔和,因此总在幽会或抒情时候被拿起,信口而吹。
就像这傈僳古调,如细细的风穿过竹子的孔哨,又如深林处传来清越的啁啾鸟啼,简单的旋律从悠长的抒情到明快的节奏,仿佛两个相互寻觅的情人在凭着乐声相会后,满心欢悦地相叙、起舞。
嫁女调 三脚半 然麦夫 Marring Daughter Tune . “Ran Mai Fu”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小葫芦笙:郎金付
朋友来哟亲人来,三亲六戚一起来,
今天姑娘要出嫁,大家一起跳舞来。
青棚柱子竖九根,横梁要搭十九棵,
三碗香茶待贵宾,三杯美酒亲朋喝。
杀猪宰羊美味做,唱支敬客傈僳歌,
芦笙吹起嫁女调,亲戚朋友共欢乐。
每逢节日庆典、红白喜事等,傈僳族人都会围拢过来“打跳”,伴随着那欢畅舞蹈的,几乎必定有着小葫芦笙的曲调。相传小葫芦笙有“七十二调”,他们的舞也有72种,或模仿动物的、或关于生产生活的、或表现战斗的,舞步多样,从两跺脚、三脚半、四脚五脚到九脚不一而足。
傈僳婚俗时候,自然有婚俗相关的曲调和舞蹈,他们在院中搭起青棚,备上香茶、美酒与丰盛的菜肴,宾客满堂,而小葫芦笙那明快而充满生命活力的曲调,新嫁娘出门后便起了,一路两把换着吹,直吹到男方家,稍歇片刻,又接连不断吹到酒筵结束。舞是少不了的,从领亲舞到合拢舞,乃至一应喜庆时候跳的舞,这首“三脚半”,葫芦笙在主调与小调上自如顺畅地转换回环,如宾主简朴而热烈的呼和应答,也如脚下轻重切换的挪跳,那明快有力的节奏,是心头强烈的情绪再找不到别的方式表达了,顿足吧,脚下越用力越好,伴随着一次次整齐的踏地,仿佛挽手而跳的人都联结成了一体,而大地在每次顿足而舞的回弹中,将所有苦厄带走,回馈以无尽的生活喜悦与希望。
阿哥阿妹来跳脚 给撒拉 Come and Dance, Brothers and Sisters . “Gei Sa La”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响蔑(口弦):张顺英
阿哥阿妹来相会,大家一起来跳脚,
跳到太阳出,跳到月亮落。
哥吹芦笙妹弹弦,傈僳山寨欢乐多,
山水相连心相印,两人同奏幸福歌。
一块长约三寸、宽约五寸的细小竹片,其中刻出浅槽,槽底拉出簧牙,一端在唇边轻吹,一端用手指细拨,乐音娓娓,如诉,这是傈僳族的一大传统乐器,响蔑,又名口弦。响蔑善于模仿语言,传说里,在噤口难言的土司高压统治下,灵慧的傈僳人创造出这乐器来相互传递心声,“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在傈僳人眼中,藉由这些音乐传情表意,或许有时比说话本身,更贴合心曲。而响蔑恰恰更多的是由女性吹奏——它形制的精巧也让它就像姑娘随身佩戴的饰品,因而,在傈僳人的歌调中,总有一对吹竹笙的阿哥和弹口弦的阿妹,在音乐的和鸣中,或倾诉着思慕,或跳脚欢会,山水环绕着他们,如默然而又安稳的见证与守护。
如这首“给撒拉”,给撒拉在傈僳语中是欢乐的意思,这是傈僳青年男女约会时弹奏的情歌调,响蔑声声,像是两人轻快谐拍的舞步与如水流转的眼波,也是姑娘心间跃动的欢悦情意,柔和但清晰而又亲近。
新赶街调 支给组 New Tune of Going to the Street . “Zhi Gei Zu”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小葫芦笙:郎金付
杉乐树男子来赶街,五棵树女子赶街来,
今天又是赶街日,男男女女赶街来。
街头来相聚,街尾喝酒来,
芦笙吹起来,舞蹈跳起来。
对于傈僳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不能入乐入舞的,恋爱中的男女倾诉衷肠,有《苦歌》与《甜歌》,劳动的人们边忙碌着边唱跳起来,彼此欢谑,有《薅包谷》、《打荞调》,阔时节上要几天几夜对歌跳脚辞旧迎新,秋收时要歌舞载酒庆祝收场,火塘边追诉传说、宾朋祝酒、吟咏亲情,那么,这样好的一个日子,不同村寨的男女老少汇集而来,会有丰沛的物资琳琅堆积在集市上,还会有不知多少有情人的相遇,不知多少街头巷尾的歌舞祝酒,这种快乐怎能不唱跳出来?于是有这葫芦笙吹奏的赶街调,有这舞步为五脚舞的赶街跳,那音乐节奏、那舞步就是从容舒朗而又喜悦流溢的赶街脚步和心情。
傈僳人家多欢乐 子拉木 Joy of Lisu People . “Zi La Mu”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小葫芦笙:郎金付
子拉木在傈僳语里的意思是“来相聚”,呼唤所有的姑娘们、小伙子们来聚在一起,跳美好的舞蹈,唱欢悦的歌。村寨,酒,火塘,肴食的香气,蓊郁青翠的树木洒下阴凉,青年男女们的衣袂翻飞,笑声明亮而不绝,小葫芦笙的音乐在五根竹管间不停歇地流转、和鸣,那音乐本身就像手挽手团团回旋的舞蹈。
关于傈僳族葫芦笙的起源,有不同的传说,有说它和傈僳族另一样传统乐器“响蓖”一同诞生于对异族进犯的反抗中,并带来了胜利,也有说它来源于在战争中痛失五个爱子的老人,老人思念爱子,并用它吹响号召团结的旋律。而无论哪种传说,都表达着同样的一种不息的、热烈的生命力量,它充盈在傈僳族的小葫芦笙曲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肯定,丰收时、战争时、节日时、忙碌时、相爱与婚姻时,他们吹着、唱着、跳着,奔放而快乐,将所有的生活内容与情感变成歌吹与舞动,那乐音里好像响彻着一个没有阴影的家园。
两跺脚 起编编 Two Feet Stomp . “Qi Bian Bian”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小葫芦笙:郎金付
傈僳山泉清又清,青脆鸟声多动听。
傈僳山寨歌声起,葫芦笙儿奏“嘎切”。
来吧兄弟姐妹们,你唱调来我跳舞。
唱到日出月亮落,跳到鸡鸣太阳落。
欢欢乐乐跳“嘎切”,祝愿幸福伴你我。
傈僳族的小葫芦笙有着独特的音质,绵长而浑朴,只要傈僳人围拢过来“跳脚”,就有小葫芦笙的吹奏,相传小葫芦笙有“七十二调”,他们的舞也有72种,或模仿动物的、或关于生产生活的、或表现战斗的,舞步多样,从两跺脚、三脚半、四脚五脚到九脚不一而足,好像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不能入乐入舞的,赶猪放羊,打荞薅包谷,恋爱与相思,赶集与嫁娶,亲朋欢聚,狩猎与丰收,战争、祭祀与口耳相传的传说……所有这些,都是歌,都是舞,是一首连着一首接连不断的吟唱,是肩并肩手挽手奔放酣畅的舞步。
那就是傈僳人的生活态度,无论面临怎么样的境况,他们都回馈以对生活的不熄热望,对生命的不尽肯定。就像这首两跺脚里,山泉清脆,鸟鸣啁啾,山寨里的人们不分彼此地又联结在一起,在葫芦笙的旋律中,跳着唱着,忘却了时间,那音乐就像护身符,护佑着他们,并祝愿乃至许诺以快乐与幸福的朴素而永恒的光芒。
录制成员:
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
录音指导:李大康
音乐顾问:刘晓耕
音乐统筹:刘洪健
录音:黄子瑞 鹿楠楠
混音:鹿楠楠
录音助理:禄璐
制作统筹:蓝宁飞
摄像:余荣培
摄像助理:汪赛
录音剪辑:谭凇
摄影:YC
录音地点:云南昆明
录音时间:2019.05.28-2019.05.30
制作成员:
出品人:丁磊 叶云川
中文文案: 汪见殊
英文文案: 朱怡雯
文案编辑:魏娉婷
出品:瑞鸣音乐
鸣谢:国家艺术基金